朱卫国同志在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大学生创业网
作者: 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2-04-18
浏览次数: 2336

 

朱卫国同志在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3月6日)

同志们:

    今天,省招就中心在这里召开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稍后雷鸣同志将代表省招就中心向大家报告工作。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2011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协同努力,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扎实推进创业教育,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深入推动信息化进程,大力开展就业服务活动,有力促进了我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2011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2.9万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省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6.83%,实现就业总人数达51.2万。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4.6%,本科生就业率为96.67%,专科生就业率为97.29%。与2010年同期相比,总就业率提高4.91个百分点,总就业人数增加2.5万人,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以上,年末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的目标任务,就业率为近六年来之最。主要措施和成效有: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民生工作首要任务;省政府根据国务院〔2011〕16号文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专门出台了《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相关部门和各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各高校落实一把手工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我省结合扩大内需、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支持鼓励相关行业和产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专项岗位对接活动,积极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继续组织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计划等城乡基层就业项目;继续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国防建设,推进入伍预征工作。

 (三)积极推进创业教育。深入推进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的建设,目前已建省级示范校40所;建设了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这是我省首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及孵化基地,首批有3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曹省长、许仲梓副主席等省领导出席开园仪式;开展了“创业宣讲校园行”系列活动,举办了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共有98所院校、8864名学生报名参赛,提交作品1167件,256万人次参与评选;组织专门力量采访了百位近几年在江苏高校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从中遴选典型,将其创业事迹汇编而成《激情年华——江苏75位大学生创业纪实》。

 (四)有效推进就业指导。实施就业培训“百千万”工程,组织就业创业指导专家深入百所高校开展巡讲,培训高校学生2.65万人次;举办“花桥国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江苏省职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江苏省就(创)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参赛院校130多所,参赛学生26万余人;在全省继续开展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和认证,已组织2期培训班,培训就业创业指导教师867名;成立了江苏学信职业培训学院,沈厅长亲自为学院成立揭牌;继续建设完善了具有系统权威、公益普惠、个性互动等特点的就(创)业指导“专家在线”栏目,培育线上互动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立体化就业指导新模式。

 (五)着力推进就业服务。全面推进“江苏省2011届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就业活动计划”,纳入计划的有全省114所高校的418场次活动,省招就中心牵头组织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的公益性招聘活动达26场;深入实施“江苏省2011年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全省高校共帮扶毕业生1万名,仅省招就中心就完成对1013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还正式启动“百人计划”,对遴选出的100名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提供为期4年的跟踪帮扶;构建了“毕业生就业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优化网络远程预约平台、在线查询系统,提供预约代办服务,简化现场工作程序,实施错峰运作,实现“预约服务自助化”、“代办服务远程化”。

 (六)深入推进信息化进程。着力打造“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平台,实现了上联全国立体化平台,贯通省内各市县就业网,下联省内高校和用人单位的目标,2011年访问量达1亿次,走在全国信息化建设的前列;继续深入实施以“组织千名志愿者、走访万家用人单位、采集十万岗位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采集工程,在与全省13个市及其县区就业工作部门网站实时贯通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与省内含“211”高校在内的27所高校、42家重点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实时互通。全年累计筛选采集2万多家用人单位,发布有效岗位需求36.7万条,全部在就业网络联盟平台实时发布。

    回顾2011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截至2011年底,我省高校毕业生协议就业率79.87%,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灵活就业率7.71%,同比下降3.43个百分点;升学出国率9.26%,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协议就业率连续提高,灵活就业率持续下降,出国升学率趋于稳定,就业质量继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就业率大幅提高。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4.6%,同比上升10.14个百分点,毕业研究生就业难现象基本得到缓解。二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更加凸显。到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5.62万;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39.05万人,占已就业总数的76.24%,企业依然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三是毕业生就业地域更趋合理。经济发达地区仍为毕业生的就业高地,苏北苏中地区吸纳毕业生能力有所增强。2011年在江苏就业的毕业生中,到苏南五市就业20.67万人,占在江苏就业总数的49.32%;到苏中三市就业8.62万人,占在江苏就业总数的20.56%;到苏北五市就业12.63万人,占在江苏就业总数的30.12%。四是新型产业相关专业就业更显优势。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动漫、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如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97.6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97.54%、软件工程专业97.94%等。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战胜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高校、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教育厅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我省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从总体看,我省经济平稳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强,正在逐步走出经济危机的影响;我省就业形势向好,需求岗位增加,正在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环境,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因素正在增多: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推动力不断加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专门指出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教育部把2012年作为就业政策“落实年”;省委、省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幸福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李学勇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确保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90%以上。日前我省出台了《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其中明确了毕业生就业率控制性目标;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认真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推动毕业生就业合力。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毕业生就业,产业拉动力不断加大。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2011年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5%和24%。2012年我省将坚持产业优化升级主攻方向不动摇,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举措,无疑都对毕业生就业会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三是用人单位招聘需求旺盛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驱动力不断加大。仅从2011年11月20日和21日全省2012届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专场洽谈会的参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热情高涨,需求有大幅提升。其中不仅服务外包等行业的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需求旺盛,省部属驻宁单位、世界500强企业和我省六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招聘需求也很旺盛,省内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均组团参加招聘。提供有效需求60041个,招聘需求同比增加31.91%。原定本科专场设立展位1140个,研究生专场450个,很快展位全部预定完毕,后又新增本科专场展位352个,新增研究生专场展位52个。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任务更为艰巨繁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毕业生总量依然较大。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我省201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有52.6万,较上年虽减少0.3万,但减幅较小,加之往年未就业和外省到江苏就业的毕业生群体,形成的叠加效应,今年的毕业生就业总量依然较大。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不完全对称,有些专业需求很紧俏,而有不少专业需求却很有限;毕业生“高就”心态依然较强,虽然苏北地区接收毕业生的增幅明显提高,但是大量毕业生仍是过分集中在苏南等经济较发达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三是经济发展环境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叠加冲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加大。我省经济运行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幅不同程度回落,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生产要素供给趋紧,物价涨幅仍处在高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抑制了对毕业生的需求。四是政策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有的尚还停留在政策导向上,没有充分落实到位。如鼓励企业多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费减免、大学生创业引导资金和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等问题。

     我们在认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明确任务的基础上,既要高度重视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也要全面理解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我省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目标任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服务,突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审时度势,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把提高就业率作为基本任务,把高质量就业作为新的目标任务,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以上,年末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的目标任务,力争让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在此,我着重围绕“落实年”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就业好”反映经济发展的景气状况;毕业生就业历来是民生状况的“晴雨表”,“有业就”则社会安定,“就好业”则富民有望;毕业生就业历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晴雨表,毕业生“出口畅”高校招生才能“进口旺”。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性的认识。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提出“落实年”的要求,不仅要将加大政策和工作落实力度作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更要从维护校园稳定,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毕业生就业。要特别关注家庭困难、少数民族、身体残疾毕业生等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促进就业公平。我省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已连续八年超过90%可以说基本解决了“好就业”的问题,当前我们应当迈向更高的目标,让毕业生“就好业”,就是要切实提高就业质量。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三高一低”,“三高”是协议就业率高、起薪水平高和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高,“一低”是灵活就业率低。为此,全省高校要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下功夫,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2012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毕业生就业质量有较大提高。

  (二)优化就业服务,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做好就业市场服务。积极培育校园常设市场,不断扩大就业渠道,深入挖掘岗位信息,持续开展各类行业性、区域性招聘活动,努力组织用人单位走进校园,把就业岗位送到毕业生身边,促进毕业生与就业需求及时对接。继续推进“百校就业联动计划”,确保招聘场次及岗位信息数量进一步增长。二是做好就业信息服务。要有专人从事与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平台和全国大学生公共就业立体化平台的贯通对接工作,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开展远程面试、发送手机信息、办理就业手续等新服务。今年省招就中心将在全省高校普遍推行毕业生就业签约日报工作,对2013届省内高校毕业生在江苏省内落实就业单位的,实行网上签订并打印就业协议书,希望各高校要积极配合三是做好指导咨询服务。学工、就业、教务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积极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提高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同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培养就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教育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定位,主动就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组织动员学生参加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就(创)业知识竞赛”,以此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四是做好创业指导服务。要积极推进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和能力,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指导服务。开展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扎实开展创业培训、大力培植自主创业的典型,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要积极主动地关注支持配合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认真遴选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进入创业园进行孵化。我省将依托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网开展网上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以及“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洽谈大会”,以此推动学校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检验学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充分展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五是做好基层就业服务。继续实施好各类城乡基层就业项目,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万名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等项目,切实做好“大学生入伍预征”工作;切实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进一步拓宽基层就业渠道,积极为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就业,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

  (三)开展调查研究,严格统计监测。要深入开展就业情况调研。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加强就业状况统计、监测和预警,将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招生计划制定、专业调整、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省招就中心已连续两年与第三方合作开展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并正式出版发行《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年度报告》得到了中央和省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沈健厅长就此专门在《中国教育报》撰文介绍我省的做法。今年将在进一步改进调查方法、进一步完善统计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学校要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工作。要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监测。从3月26日起,省教育厅将对全省高校2010年、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检查,着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工作机制、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工作实绩四个方面进行检查。希望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精心准备,迎接检查。今年将在广泛听取有关高校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日报平台,并在全省高校全面推广使用,实时跟踪监测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情况。要特别重申的是,各高校务必做到“四个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约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我们将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要求,在教学评估和就业评估工作中对就业率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从抓领导做起,统筹校内各部门和人员的力量,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促进就业的生动局面;要从落实政策做起,把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用足、用好、用到位;要从入学新生做起,切实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理性就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要从具体服务做起,开展常态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帮扶性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同志们,2012年是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还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做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意义十分重大。希望同志们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使命,增强责任,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为实现我省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为江苏的两个率先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图书馆5楼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853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