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凌:从学徒工到总工
来源: 大学生创业网
作者: 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2-04-12
浏览次数: 2779

    日前,因为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台标志性产品——重型桥式龙门五轴车铣复合机床研发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该厂总工程师刘宇凌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记者近期有幸获得了采访刘宇凌的机会。高度超过3层楼,占地面积堪比篮球场,站在北京第一机床厂(以下简称北一)的车间内,记者感受到“高大”与“精细”在超重型机床上双剑合璧带来的震撼。

    穿过重型机床组装车间,不远处就是北一的主办公楼了,奇特的是,虽然身处工厂,但整个厂区内静悄悄的,总工程师刘宇凌的办公室就坐落在这一片静谧中,清晨7点半,他已经投入工作了。

    进入刘宇凌的办公室,工作文件和装备制造业相关的杂志报纸占据了他办公室的各个角落,没挂奖状、没放照片。

    简洁的工装,黑色的休闲裤,利落的短发,说起话来像竹筒倒豆子,毫不拖泥带水,“其实我没什么可写的,说说北一倒是可以,不过时间有限,要抓紧。”这位爱笑、爱说、爱学习,讲究一切拿事实说话的总工程师,也的确是一个这样真性情的人。

开眼看世界

    18岁进工厂,刘宇凌像大家一样拜师学艺,干的是钣金工,3年学徒,3年出师。从工厂里那些钳工、车工师傅们身上,他学到了实际生产的本领。

    1978年2月,刘宇凌以北京第一机床厂带工资上学的待遇踏入大学的大门,1982年大学毕业回到北一工作的刘宇凌被分到了工艺部门。

    1987年,刘宇凌获得了去日本学习考察的机会。

    那次,站在日本机床加工车间门外的他惊呆了:

    车间内没有多少工人,所有工件的加工制造都是自动完成的,负责运输的无人小车在各个机器间自如的行驶,机械手和托板交换站将工件摆放到机床的加工位,分毫不差。更令人惊讶的是,据日方人员介绍,夜间机床仍在运转,因是自动化系统,不需要灯光,整个车间是黑的,唯一发光的就是机器上闪烁的指示灯。

    站在刘宇凌身边同去的一位从事机床工作的老专家附在已经看呆了的刘宇凌耳边轻声说道:“看看吧,世界最高水平也不过如此了。”

    那天看到的情景,即使是在20多年后的今年,刘宇凌也能清晰地记住每一个细节,他把那一次日本之行称为“第一次开眼看世界”。

    日本归来,刘宇凌有了奋斗的目标,他总是拿着日方提供的图纸不断琢磨。但后来日方又停止了该自动化项目的一切技术往来,北一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研发。刘宇凌与同事们不断摸索,不仅获得成功,最终还凭借这个项目拿到了当时机械部“七·五”攻关先进奖。

    回想起当时的研制过程,刘宇凌说:“还是挺难的。”然而,这刚刚是开始,更难的研发工作随后接踵而来,而刘宇凌似乎是靠着好学的钻研劲,再大的困难也迎难而上,毫不怯阵。

从零开始学电脑

    1995年11月13日对于刘宇凌和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S)团队来说,是一个注定被铭记一生的日子。

这一天,刘宇凌作为北京第一机床厂代表中的一员走上了美国芝加哥Dalmer House的领奖台,捧回了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1995年度“工业领先奖”大奖——蓝色水晶盘。

    自1981年以来,SME每年评选一次工业领先奖,为的是奖励世界范围内在集成制造的应用开发方面取得杰出成绩的工业企业。北京第一机床厂是15年来第一家获此殊荣的美国境外企业。北一机床厂的获奖实现了我国CIMS研究开发与应用在世界上从“大学领先”到“工业领先”的夙愿,也强有力地证明,我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先进技术应用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而这样的荣誉是怎样得到的,只有刘宇凌和他所在的团队了解个中滋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一项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制造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性、战略性高技术,融合了很多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从1990年我们成立了CIMS团队,从零开始接触计算机。” 回忆起当年学习的情景刘宇凌笑道“我记得,当时我们对于计算机知识完全没有基础,上课时,甚至还有同事问来厂里讲课的大学老师,‘存储空间’是不是就是拿个盒子把要用的东西放进去。”

    从听不懂到发表意见到方案设计,再到用高级语言编程,刘宇凌和CIMS团队的同事,以惊人的学习毅力完成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装备制造业得最初的探索。

    认为只要完成了这样的探索就能从低迷中挽救北一的刘宇凌,最终被东南大学一位老教授的话一语点醒:“这个项目只是一个指路的明灯,指明企业发展的趋势,但企业的生存还要靠发展产品。”

    因为CIMS项目,刘宇凌了解了如何从企业的整体系统的看问题。

    1998年,机床市场开始萎缩,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员工被消减了30%的工资,刘宇凌手里拿着800元的月工资,看着当初自己CIMS团队的成员一个个走掉了。

    计算机没能救活企业,但也许是因为在这行干得太久了产生了惯性,也许是因为耐得住寂寞,刘宇凌选择了留下。

吸收外来技术

    每次路过同仁堂药店刘宇凌总会驻足多看两眼门口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能减物力。

“这正是我们现在应该追求的境界,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是个练内功的事”,他说。

    1999年搬迁后,北一的重型机床得以发展,在2007年和2008年重型和超重型机床的市场需求达到了一个高峰,“原本我们规划是重型年销售额到3个亿,但是后来都达到了7个亿。”刘宇凌说,订单的增多不仅只是利润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北一的铸造能力和技术,扩建了厂房。

    2008年,北一接到了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张订单——跨度为10米的数控桥式龙门车铣复合机床。

“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我们接下了这张磨练企业‘内功’的订单。”刘宇凌说。

    2010年9月29日,北京第一机床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台标志性产品——重型桥式龙门五轴车铣复合机床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交付使用。这代表着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重型数控机床在北京诞生,也是国产机床在高档数控机床和超重型制造水平上的一次突破和提升。

    刘宇凌说,通过重大专项的支持,北一有两点收获,一是财政上的支持力度大,二是2009年北一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了重型机床实验室,形成了密切合作的关系。

    “现在是国家出钱支持,如果今后没有了,谁来出钱做这个基础研究呢?我们不能总等着国家来解决,现在机床行业已经意识到了搞基础研究和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单凭企业一家之力还很难做起来。”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建立与院校的长期合作机制,使其长期跟踪机床基础理论研究,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是刘宇凌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

    采访快结束时,刘宇凌桌上的电话响起,对方是来自上海的机床买家,需要的仅仅是一台30万左右的小型机床,但即使是这样一张似乎“拿不上台面”的订单,刘宇凌依然细致认真地听完了对方的全部需求并引荐了相关销售人员。

    一个千人大厂的总工程师,为一张30万的小订单而不厌其烦的倾听引导,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刘宇凌却说:“认真回答每一个想要买机床的人的问题是我的责任,我们机床企业就是靠机床制造与销售立于社会的。”

相关链接

    北京第一机床厂研制的数控桥式动梁龙门铣床,在2009年初被列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机床总宽22米,高度15米,总长39米,总重约900吨。龙门最大通过宽度达10.5米,可完成复杂曲面的五坐标联动加工和车铣复合加工,该机床是目前世界跨度最大数控重型桥式动梁五坐标车铣复合机床,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而以往只有美国、日本、德国等极少数发达国家才能够生产制造。

                                                             来源:科技日报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图书馆5楼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853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036